9789869691581.jpg

王朝的家底: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,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!

  • 出版社 楓樹林
  • 作者 波音
  • ISBN 9789869691581
  • 分類
  • 庫存 0 件 (總店)
  • 庫存 (更新中) (理工分店)
MOP $100.0
加入欲購

◎透過錢眼重看中國三千年來的政治情勢發展。
◎行文不帶刻板的資料規章,用通俗好玩的說書口吻暢聊歷朝更迭!
◎任何關心政治、經濟,民生大計、生活水平的人都該看看,本書以紮紮實實的歷史告訴你,搞民生比攘權奪利更實在。
《王朝的家底》是透過經濟角度給歷代王朝算了筆明白帳,
通過對先秦~清中期金融史的梳理,
從錢糧等經濟學的視角來觀察中國歷史發展脈絡。
經濟學家在此與歷史學家打了場擂台戰,
顛覆歷史課本皇權爭奪的說法,從錢眼重看中國的朝代更迭!
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,錢&糧,是比祀&戎更要緊的國之大事!
在政治學家的眼中,歷史是帝王將相的爾虞我詐和經略權變,
而在經濟學家的眼中,歷史卻是糧食是否充足、運輸是否順暢、幣值是否合理的預演。
●關於中華邁入帝國以來第一個治世--【文景之治】,
政治學家說:這將歸功於戰亂平息後政治穩定、皇帝勤儉持家、農民賦稅減輕;
經濟學家說:那是因為此時小麥廣泛種植,民眾物質基礎增強,皇帝其實沒什麼政績,只是擺個POSE而已。
●宋真宗與蕭太后簽訂【澶淵之盟】,每年向遼提供30 萬的「助軍旅之費」,
政治學家說:宋朝沒有收回燕雲之地,且每年給遼朝大量歲幣是一大恥辱,窩囊至極!
經濟學家說:賠款最多也就占政府財政收入的0.3%,扯幾尺布匹、扔幾兩銀子打發北方的胡人,換得國家的長治久安,花小錢省大錢,這就叫雙贏!
●關於清朝的【康雍乾盛世】,國力達到鼎盛,國家財富積累,國防力量強大,
政治學家說:那是因為三代帝王勵精圖治,事必躬親,加強中央集權統治;
經濟學家說:那是因為玉米、地瓜、花生進入糧倉,否則康熙和乾隆就算是天縱奇才,也沒有辦法把已經達到極限的中國人口翻一倍,衝破3億大關一起拼經濟。
哇靠!怎麼和課本寫的不一樣?從經濟切入,翻轉3000年歷史視角!
政治學家追蹤帝王權術、將相策略,
經濟學家則追蹤「稻米」、「鹽巴」、「茶葉」等民生物資,以及王國所處地理環境:
●中國人「重農抑商」的思維並不是文化的影響,而是地理環境造成,中國大江大河流淌的方向是東流到海,若要靠便捷的河運,只能交換同緯度的物資,對經濟發展不是好兆頭!
●秦始皇修築長城,短期看是勞民傷財,但長期而言使流動的戰場將會變為固定的戰線,士兵後勤負擔降低,閒時又可以就地屯墾,這筆帳,算得結結實實。
●東漢會放棄了幾代人辛苦打下的西域基業?是因為沙漠綠洲的經濟又難以承受大規模駐軍的生活需求,於是忙不迭地甩掉西域的這些綠洲王國,減輕自身的經濟壓力。
●鄭和下西洋,不是為了找個逃跑的廢帝,目標直指非洲的黃金和象牙,擺平明朝紙幣貶值的問題。
經濟不僅是命脈,更是中國&外國、政府&民間的博弈籌碼。
在《王朝的家底》之中,經濟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的事,更是政府與民間的事,
歷史是皇族寫成,所以在史書中你可能不曾看到:
●商殃、管仲和私鹽販子的「鹽巴」爭奪戰。
●三國群雄鬥地主、鬥名門望族。
然而從經濟視角,這些都是統治者掌握國家政治和經濟控制權的殺手鐧。
《王朝的家底》用簡單通俗的方式來古代中國經濟發展與國力的關係,
希望在歷史的王侯將相、善惡忠奸等視角之外,
從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出發,提供給讀者於歷史的新穎解讀。